医院动态

News

何以守护生命的开关?以专业、以创新――记衢化医院呼吸内科

时间: 2017-07-12
来源: 浙江衢化医院
点击: 2209

有人说生命存在于一呼一吸的须臾之间。呼吸,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生命中最自然的动作。生命起,则呼吸起,生命终,则呼吸终,可以说呼吸是生命的开关。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认为呼吸是理所应当的,只有当疾病来袭,我们方才惊觉,原来呼吸是生命的根本,变得如此重要。

为了守护生命的开关,有这样一群医匠们,他们用专业管理筑牢患者的生命线,牢牢守住生命的开关;用工匠精神钻研业务,解决患者的生命之忧;用创新精神守护患者的呼吸,延续生命的长度。他们是衢化医院的呼吸内科团队,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持续开拓进取,只为保障生命的一呼一吸。

“在继续发扬以呼吸慢病管理和肺部疑难病诊断的传统特色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以呼吸危重症、肺癌的早期诊断为重点的技术特色,这是我们呼吸内科的发展方向。”衢化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张洪球说道。

专业管理筑牢生命线

据介绍,衢化医院呼吸内科成立于2007年,虽然时间不长但已经是一个技术全面、业务成熟的科室,是衢州市重点建设学科,医院重点发展学科、优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优秀带教科室。科主任张洪球介绍,呼吸慢病的管理和肺部疑难疾病的诊断这两项是呼吸内科的“传统”项目,医护人员尽显专业技术,为有呼吸难题的患者解决了不少问题。

眼下,正是慢阻肺的高发期,呼吸内科的床位告急。作为呼吸慢病中的主要部分,慢阻肺正困扰着广大患者。张洪球介绍,慢阻肺是一种以进行性不可逆为特征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一旦因为感染发炎导致气道产生痉挛闭合,将形成通气功能障碍和呼吸肌疲劳,形成越堵越憋、越憋越喘的恶性循环,而且病症不可逆转。平时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大部分属于慢阻肺。

对此,衢化医院呼吸内科对慢阻肺患者有着系统的管理方法,张洪球介绍,主要分为急性加重的在院期间的管理和缓解期居家期间的管理。

“慢阻肺每一次的急性加重都可能会导致症状及肺功能明显恶化,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较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从而加快疾病进程,增加死亡风险。针对这些患者我科遵循GOLD指南,不仅极力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的同时,还积极推进无创伤的物理治疗辅助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益,减缓了患者的肺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和提了高生活自理能力。”张洪球介绍。

家住衢化的毛爷爷曾经氧不离身,连上厕所都需要吸氧,稍微活动后就胸闷气闭,生活自理更是离不开家人的协助。在这种情况下,呼吸内科不断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并配合持续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后,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前不久,毛爷爷来到衢化医院呼吸内科,专门来看望医务人员。“去年下半年在家人的陪伴下我一口气周游了湖南、湖北、广州、深圳几省,现在走路也不喘了、生活也能自理了、再也不会氧气不离身了。”毛爷爷非常高兴地告诉张主任。出门旅游,这是毛爷爷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事。如今,尝到了甜头的毛爷爷时常到呼吸内科复诊,并接受无创呼吸机的治疗。

“在慢阻肺的管理中,我们深知患者急性加重的痛苦,所以我们非常重视稳定期的‘未雨绸缪’,也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使患者和家属了解这个疾病,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依从性、减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护士长李玲介绍,他们不仅把这些病人做了分类,还建立了病员档案。除了每周一次针对患者及家属开展专科讲座,定期深入社区、老年大学进行宣讲普及提高认识外,还走访到患者家中,实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状况,为就医不便的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目前科室已经完成了将近二百患者的家庭走访,足迹遍布衢龙江常开的每一个角落。

工匠精神守住生命开关

除了系统的一套管理方案,肺部疑难疾病的诊断也奠定了衢化医院呼吸内科的专业水平。谈及较为难忘的一次诊断经历,呼吸内科医生樊最末坦言,一位患者的肺孢子病诊断令他印象深刻。

77岁的患者朱师傅胸闷气闭20多年查不出原因,前不久因胸腔积液收治入院。按照常规,胸腔积液患者收住院后都要抽取胸水来明确胸水的性质来协助明确病因。但朱师傅的胸水却怎么都无法顺利抽出。

究竟是什么原因无法抽出胸水?是不是还有没有考虑到位的因素呢?樊医生多次穿刺均已失败告终,但他并没有放弃。很快整个呼吸内科讨论朱师傅的病情,最后张洪球决定再次穿刺,弄清楚真相。为保障此次穿刺顺利进行,呼吸内科请来B超室的工作人员协助,终于抽出了少量且稠厚的胸水。

根据多年经验与专业技术,张洪球判断眼前稠厚且呈巧克力色的胸水非同一般,怀疑是肺孢子病。他立即拨通细菌室医生的电话,要求进行细菌检验。显微镜下,碘液染色中,谜底揭晓了,高倍镜视野下赫然躺着56个阿米巴包囊,原来是“阿米巴原虫感染”,接下来的治疗顺理成章,抗阿米巴治疗、转外科手术进一步清楚稠厚的胸水……呼吸内科对疾病的追踪并没有结束,“阿米巴”仅仅是检出了囊包,那么稠厚的胸水中究竟有没有活体的阿米巴滋养体呢?不久后,朱师傅康复出院,扎实的专业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共同帮他度过了生命的难关。

“肺隐球菌病、肺真菌病等都属于肺部疑难疾病,对于这些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断则需要穷追不舍、百折不挠的专研精神。”张洪球坦言,除了专业技术,还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责任心,这都是呼吸内科医生必须终身打磨的必有品质。

创新精神延续生命长度

除了用专业保障传统的基础工作,创新是衢化医院呼吸内科的另一大特色。其中,呼吸危重症的治疗和肺癌的早期诊断是该科室的两大特长。

据统计,2015年衢化医院呼吸内科收治危重病人155人,插管后转ICU23人,占比14.8%;今年到目前为止收治147人,转ICU9人,占比6%,比去年下降了50%以上。“数字的背后印证的是呼吸内科不仅有着强大的硬件储备,还在软件上有着经验丰富的呼吸危重症疾病的诊治抢救团队。”张洪球指出。

呼吸内科以老年患者为主,因误吸导致窒息、心跳骤停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医务人员与死神的争夺战也常常发生。张洪球告诉记者,今年5月,呼吸内科有位奶奶当天就要出院了,一边吃着早饭一边与人聊天,突然间就没有了说话的声音,随即面色发紫、气息全无倒在了床上。“老年人因为声门协调功能下降,如果进食时不加注意,经常会造成误吸,甚至窒息,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当班医生回忆,事情发生后,大家立即采取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开放气道、去除异物、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道、急救用药,气管插管、血气分析、气管镜进一步清除食物残渣等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后。最后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在反复三十多次坚持不懈的除颤后,患者终于心跳恢复,有了自主呼吸。

“窥斑见豹,在每年收治的患者中抢救危重症患者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张洪球坦言,呼吸内科今年还特别成立呼吸危重症团队,还将设立呼吸治疗,增加仪器设备与人员投入,保障呼吸内科的抢救和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各种呼吸介入技术诊断早期肺癌也是呼吸内科创新的一种形式。“肺癌5年生存率13%~15%,早期诊断率仅15%。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改善肺癌5年生存率的关键,早点发现‘肺癌的爸爸’是我们常常对患者说的。”张洪球介绍,对发现肺结节的患者我们会进行至少2年的回访,跟踪它,并及时干预。现呼吸内科已掌握各种介入检查方法,如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经支气管镜活检、毛刷、灌洗和脱落细胞检查等等,这些都为肺癌的定性检查提供了依据。

“不管是肺癌的早期诊断还是急危重症的治疗,给患者解除忧虑,尽可能延续患者生命都是我们一致的目标。”张洪球坦言。

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0570-3617271

客服咨询电话:0570-3617212

地址:浙江省衢州市衢化文昌路62号

公交路线:公交路线:K1路、102路、103路、 18路均可直达巨化生活区或巨化滨五区下车

订阅号